哈巴谷书(3) 

作者: 哈巴谷(意为『拥抱者』或『鼓励者』)

日期: 605BC

地点: 耶路撒冷

对象: 犹大

目的: 预言巴比伦即将受神之审判,旨在警诫与安慰受苦之百姓。

主旨: 巴比伦的灭亡(以色列的安慰)

 

简介

哈巴谷书列在那鸿书之后, 这两卷书的性质很相似, 都说到神对祂子民的仇敌之审判。那鸿书是预言亚述的结局,哈巴谷书是预言巴比伦的结局。本书以与神对话的方式来传达先知所得的默示。他一面写巴比伦将受神的审判,旨在安慰活在巴比伦阴影下的百姓,一面也趁此机会警告犹大国,若不悔改, 其终也必如巴比伦一样。

哈巴谷处在犹大国将近尾声的时代, 他看着祖国犹大手下的暴行与不义,忍不住向神发出他的疑问:为什么神的百姓 中恶行猖獗,义人不彰?为什么神对邪行置之不理,毫无作为? 神的回答让哈巴谷惊讶,神告诉它的先知,祂正行事。

祂要使用迦勒底人(即巴比伦人)——比神选民国更败坏的人民——来作惩戒选民的工具。当哈巴谷报以惊恐的反应,他质问耶和华:『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,你为何静默不语呢?(113)神继续指教他,直到最后先知认识了并依靠神,产生了经过试炼的宝贵信心,是不看环境、不看人,只仰望神的信心,看出有神同在就是最大之福份,他以赞美来回应:『我要因耶和华欢欣,因救我的神喜乐。』(318)

本书开始是疑问, 结束是歌唱; 开始是惊慌、烦乱, 结束是赞美、安息;开始是疲倦、忧闷,结束是健壮、愉快。『主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,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,又使我稳行在高处。』(319)本书的主要信息是劝勉敬畏神的义人,在艰难困苦受逼迫的环境之中,要忠心守约,凭信度日。

 

大纲

一、先知的疑问(1) 

A. 疑问:1B.答覆:1

C. 再问:1 

二、先知的受教(2) 

A.等候:2

B.受教:2

三、先知的凯歌(3) 

A. 祈求:3

B.赞美:3

图析 

先知的疑问

先知的受教

先知的凯歌

1

2

3

2①

2②

2③

2④

3①

3②

3③

3④

 

1

 

1

 

1

 

1

 

2

 

3

3

急躁的祷告

忍耐的祷告

得胜的祷告

信心的疑问

信心的受教

信心的凯歌

 

历史背景

哈巴谷(意『被怀抱者』)为犹大王约雅敬时之先知。因书内第三章属诗歌之体裁及满有利未人之语气,这可能暗指他是供奉圣职的利未歌颂团团长,但此点无从证实。除此外,有关他身世的史实无从知晓,可是有关他身世的传说却比任何先知为多。

当约雅敬王时,犹大国在巴比伦如猛虎饿狼垂涎欲滴下,已渐近灭亡之关头;其父约西亚原为一时之贤君,可惜一时之误,不听先知耶利米之忠言,终在米吉多疆场被埃及王所杀(参王下2329 及耶利米书背景);其子约雅敬继位,此人昏庸无能,只顾个人之淫乐,无力挽回国家颓运。

是时巴比伦初兴,先灭亚述国(612BC),再败埃及国于米吉多平原(609BC),复把犹大改为其傀儡国,立约雅敬为藩属(609BC)。三年后(606BC),约雅敬叛巴比伦(王下 241),巴比伦王复临耶京(606BC),怒灭犹大,把一干人带 走(参但1 1)

哈巴谷眼看祖国之罪行放肆无忌,毫无公道正直,而神好像掩目不看,掩耳不闻他的痛苦哀求:他质问神之公义何在(134),然而竟看到神藉着巴比伦灭了犹大的罪行(606BC),他又非常惊奇,虽然神到底听他祷告,惩戒犹大:但他仍不明白的是, 巴比伦人性情凶恶,毫无人道可言;犹大罪孽虽重,比较上仍没有 巴比伦那么疯狂残暴,为何神竟然用那有『更大的罪行』灭那有『 较少的罪行』呢?他内心之挣扎使他甚不平安,直到神启示真相后,他才大彻大悟,故修此书,更以颂神诗一首为书之结语。 (参考经文:王下2334247,代下3648

章题 

1.哈巴谷对神两度的疑问:

(1)神为何对国中之不法不义掩耳不闻? 答:将兴起巴比伦惩罚犹大。

(2)神为何使用万恶不悛的巴比伦为审判工具?

2.神的回答:

(1)巴比伦因己罪必招致重罚

(2)义人必因信而活

3.哈巴谷的赞诗:

(1)颂神威荣公义

(2)表明矢志信服

 

要义问题

1.先知哈巴谷向神发出什么疑问?(1213)

2.选民有何罪孽?神将如何审判?(1346)

3.请解释『义人因信得生』之意义?(24)

4.迦勒底人有哪些罪状?将受何报应?(26891112171820)

5.神如何在烈怒中惩罚列国?(31115)

6.先知为何在困难之环境中仍能欢欣?(131719)


Last modified: Monday, May 7, 2018, 9:53 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