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付苦毒与愤怒情绪

 

破坏情绪:愤怒和苦毒

各种破坏情绪常会带来各自的后果,但愤怒带来的果却是最苦毒的。不加节制的愤怒情绪是一种毁灭性的罪,没有人能免受它的破坏。它粉碎了友谊,摧毁了婚姻;它会导致家庭暴力和生意上的不和;它在社会中滋生暴力和国家之间的战争。它的后坐力,就像威力很大的来福枪一样,不仅会击中目标,也经常会伤害使用它的人。愤怒会让我们攻击他人,破坏人际关系,也会暴露我们的本性。在很大程度上,人类历史是其愤怒的历史。

基督徒也不能免受愤怒的控制。主耶稣在被捕以后,彼得就生气,不认主:“他咒诅自己,对他们起誓说,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”(14:71)。保罗必须敦促以弗所的基督徒,“除掉一切苦毒,忿怒,怒气,争吵,毁谤,和一切的恶毒”(4:31)。有多少教堂因为某人愤怒四分五裂呢?有多少人因一个基督徒的愤怒而背弃了基督?当别人伤害我们时,我们会生气,无论是他们说什么,还是他们做什么。

当我们没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,或是我们的计划和梦想受到挫败时,我们就会心生怒气。忿怒如火,顷刻之间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,将暴风雨一般的毁灭情绪降在看见的人身上。然而,愤怒往往会在表面下不断酝酿;有时候,会持续一生。像一种腐蚀性的酸,这种愤怒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;然而,我们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。

有些人对上帝生气。有时候,我会收到那些被人间悲剧触动的人的来信,但他们却没有寻求上帝的帮助,而是满怀怒气为发生的事责怪上帝。结果,他们就切断了自己与上帝独自能给我们的平安和喜乐的联系,即使我们并不理解。

发怒是合理的吗?是的——但条件是它是由不公正和罪引起的,而不是由我们的自私或受伤的自尊引起的。当有人藐视上帝的公义时,上帝就会发怒。对那些在圣殿中做买卖看,无情榨取上帝子民钱财的人,主耶稣强行赶出圣殿(21:12-13)。然而,我们必须小心;因为有时候我们所谓的“义愤”,不过是对毫无爱心或自以为是的掩饰而已。

虽然愤怒和苦毒(及从它们产生的仇恨、嫉妒和怨恨)并不完全相同;但它们却是密切相关的。苦毒乃是变酸的愤怒,是一种深刻的不满情绪,它会毒害我们的灵魂,破坏我们的平静。我妻子曾说过,一位刻薄的基督徒是撒旦最伟大的战利品之一;她的话不错。圣经上说:“又要谨慎……恐怕有人失去了上帝的恩;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,因此叫众人沾染了污秽”(12:15)。愤怒或苦毒是否在阻止你,让你无法成为上帝想要你成为的人呢?

 

征服愤怒

我们能克服自己的愤怒,而不是一直被它所制服呢?是的,靠着上帝的帮助。保罗对基督徒的愤怒就被转化为在基督面前的勇敢。保罗对基督徒的愤怒被一种传播福音的炽烈激情所取代。圣经命令我们,“要在心志上作新造;穿上新人,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,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。这是你的目标吗?

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愤怒情绪?答案是要断然对待它!战胜不合理的愤怒情绪的第一步是想要摆脱它——而关键是看清它是什么:上帝眼中的罪。主耶稣警告说:“凡向弟兄动怒的,必受审判”(5:22)

这就意味着,我们必须停止为我们的愤怒情绪或坏脾气寻找借口——例如,责怪我们的父母,或是声称我们完全有权因为过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生气。我们还必须诚实地面对愤怒和痛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损失。他们是我们的敌人!圣经说:“好气的人挑起争端,暴怒的人多多犯罪”(29:22)。诗篇中还说:“当止住怒气,离弃忿怒;不要心怀不平,以致作恶”(诗篇37:8)。永远不要低估愤怒的破坏力。

第二步,你要像对待其他的罪一样,向上帝认罪,并寻求他的赦免和帮助。在十字架上,基督承担了你所犯的各样的罪——包括你的愤怒。上帝以自己的爱和怜悯不仅应许宽恕我们的愤怒;而且,我们若愿意,他会把愤怒从我们生活中洗净。不管它的原因是什么,把你的愤怒交托给上帝,求他用圣灵的果子来代替它,“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实、温柔、自制”(5:22-23)。注意:愤怒是这三者的反义词。当圣灵的果实充满我们的心时,愤怒就会逃离。

然后,采取实际步骤,来处理自己的愤怒。你在何时会特别容易生气呢?在可能的情况下,要避免这些情况——当你不能避免时,要提前为它们祷告,请求上帝来帮助你。当你失败时,不仅要寻求上帝的赦免,也要寻求那些被你伤害的人的饶恕。你若是对某个人(父母、前配偶、老板)心存愤怒、苦毒或嫉妒,就要把这些都交托给基督,请他来帮助你卸下这重担。

此外,发现饶恕起他人的转化力量。主耶稣说:“咒诅你们的,要为他祝福,凌辱你们的,要为他祷告”(6:28)。你们若服从这个命令,就不会一直生气下去了。你要特意照你所当行的方式来对待他人,即使你不喜欢这样做;改变我们的行为,最终就会改变我们的情绪。圣经说:“并要以恩慈相待,存怜悯的心,彼此饶恕,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”(4:32)

 

破坏情绪:忧虑和恐惧

对于恐惧和焦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,这岂有什么好奇怪的吗?最近,我收到了一位女士的来信,她住在我们犯罪最猖獗的城市之一的中心地带。“我的门上有五把锁,”她写道,“但我还是害怕得睡不着觉。”

恐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;我们若不怕危险,那我们的生活就会一直充满危险。小孩子必须接受教导,学会害怕繁忙的街道,或是无人看管的药瓶。士兵或警察都知道,一时的疏忽是非常危险的。圣经说:“通达人见祸躲藏,愚蒙人却前往受害”(22:3)。我们不只要害怕身体上的危险;最重要的是,我们应该防范道德和属灵的危险。因为圣经上说:“要谨守警醒。你们的仇敌魔鬼,如同吼叫的狮子,遍地游行,寻找可吞吃的人”(彼前5:8)

虽然恐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但恐惧也可能会变得势不可挡;然后,它就会变成罪。为什么呢?因为惧怕使我们怀疑上帝的应许,不相信他的爱。恐惧会麻痹我们,使我们不能相信上帝,不能凭着信心走出去。魔鬼喜欢胆怯的基督徒!上帝告诉以色列人,他将与他们同在,帮助他们征服应许之地。他们却惧怕,不肯听从。结果,他们就被迫在西奈旷野流浪了四十年(14)。他们让恐惧麻痹了自己,整整一代人错过了上帝的祝福。这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。

大多数人最渴望的是一件事:内心宁静,处事泰然。没有幸福,他们就没有持久的幸福和安全感。然而,我也确信,这正是大多数人所缺少的——主要原因是焦虑和恐惧。

 

克服我们的恐惧

我们能战胜焦虑和恐惧吗?还是说,我们必须在忧虑中度过一生?

让我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:恐惧的反面是什么呢?对基督徒来说,只有一个答案:恐惧的反面乃是信靠——信靠上帝和他不变的爱。一旦我们认识到上帝在掌管一切,他把我们握在他慈爱的手中,我们就能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。毕竟,我们若能信靠上帝给我们永恒的救恩,难道我们不能信靠他现在赐给我们生命吗?诗人说:“耶和华与我同在(118:6)

然而,让我们诚实地说:当危险威胁或我们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崩溃时,我们很难相信上帝。对我们来说,恐惧比信仰容易得多。但不要忘记:恐惧可以驱散信心,而信仰可以驱散恐惧。信念不是假装我们的问题不存在,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。信心使我们超越困难,在基督里有盼望。真正的信心包括信靠——信靠基督为我们所做的,信靠上帝的良善和怜悯。

你该如何应对焦虑和恐惧?首先,把他们交给基督。不要否认它们——也不要紧紧抓住它们不放。向基督悔改,然后求他把它们从你的肩膀上抬起来。诗篇的作者写道:“你们要将忧虑卸给耶和华,他必扶持你们;他必不叫义人跌倒”(55:22)。彼得重复这个真理:“你们要把一切的忧虑卸给他,因为他顾念你们”(彼前5:7)

第二,坚定站在上帝的应许上。在圣经里谈到,上帝赐给我们“又大又宝贵的应许”(彼后1:4)——每个应许都提醒我们:要将自己的生命交托在他手里。你可以信靠上帝的应许,因为他断不会说谎。上帝在旧约中的应许和在新约中的应许一样,适用于今天的我们,并且这两份旧约都包含了上帝对生活的原则。当你面对上帝话语的应许时,恐惧就会消失。

那些应许是什么呢?第一,是上帝与你同在,无论生活变得多么困难或是混乱。他应许说:“我永远不离开你;我永不丢弃你”(13:5)。主耶稣说:“我必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”(28:20)。如果你认识基督,你就不会孤单了。我从没有忘记自己儿时的情形,母亲用《诗篇》23中教导我的那句熟悉的话:“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,也必不怕遭害,因为你与我同在。你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让上帝的话的应许充满你的思想和心。

上帝还应许我们有盼望,就是盼望有一天,所有罪恶和不公正生活都将被毁灭。主耶稣警告说:“在这个世界上,你们会有麻烦。”主耶稣马上又说,“你们可以放心。我已经胜了世界”(16:33)。一切使你害怕或忧虑的事都不过是暂时的,因为基督再来的时候,他们就被毁灭了。

 

不住地祷告

最后,要以信心,用心祷告。我惊奇地发现,人们很容易为一件事感到焦虑,然后却忘记为它祈祷。焦虑和恐惧就像小老虎:你喂得越多,它们就会长得越壮。

但是上帝还有另一种方式——祈祷。圣经对忧虑的回答再清楚不过了:“不要为甚么忧虑,只要凡事藉着祷告、祈求和感谢,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。”然后是神的应许:“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稣里,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。”(腓立比书4:6-7)

你该如何祈祷?首先求神给我们力量来面对你所害怕的一切,因为神帮助我们在生活的风暴中坚持住。也要求你得智慧,使你能得着一切愁烦。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。

也要祷告,求上帝照着自己的旨意,改变你的境遇。虽然他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;但是,他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的,他是值得信任的。上帝是至高无上的,任何情况都是他所能控制的。我妻子在她办公桌上摆放着这样的话:“不要害怕未来;上帝已经在那里了。”

虽然情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;但是,有时它们也会压倒我们,或让我们误入歧途。但在上帝的帮助下,我们可以学会保持平衡。

 

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://www.beliefnet.com/wellness/health/2006/03/overcoming-anger-fear .aspx#Z8T4t87osKa2OGxF.99


Last modified: Friday, September 25, 2020, 1:36 PM